阅读历史 |

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 第147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去四川一趟。”

宝因掀开自己的那床,边摘珥璫,边看向踩着脚踏上来的男子:“要去几日。”

她知道五公主便是在四川青城山度过了人世最后一段日子,倘会留下些什么,也必是在那里。

“还不知道。”林业绥躺下后,伸手把正要躺下的女子揽入怀中抱着,声音低沉道,“要不幼福随我一起去?”

宝因稍楞,以为男子是要掩人耳目,随即点头。

第113章 服丹

次日卯时, 宝因将府中的大小事务交给袁慈航代管后,便随着林业绥启程去了四川一带。

坐马车数日,又乘船五六日,终抵达青城山。

当地郡守也已提前接到私人文书, 领了武吏等候在山脚下。

车驾停下, 一男一女先后下车。

纵然郡守早已在心里做好准备, 可甫一看到建邺来的高官, 还是不免激动,立即走上前, 竟行了稽首礼:“林仆射。”

林业绥长身玉立,缓垂下眸子, 扫了一眼后, 眉目半敛又舒展开, 径直抬脚走过这人。

戴着帏帽站在一旁的宝因也有些被惊到,如此隆重的拜礼,向来只用在臣拜君、子拜父、拜祖拜庙中。

童官注意到男子的神色, 赶紧上前去扶起。

郡守也急忙拍掉下裳的泥土, 跟在后面说道:“这些人都是官署中有些功夫的, 做卫戍之用有余。”

林业绥颔首,语调极淡:“守在道观外即可。”

宝因微微拧眉。

林业绥察觉到女子的担忧, 拢过她的手, 私语道:“我此行出来,便是再也遮掩不住调查昭德太子之事,小心为上。”

一行人拾阶往上时, 随着男子走在前头的宝因, 忽听见潺潺的流水声, 越往上走, 这声便越发大起来,不再是和风细雨般,而是飞流直下的豪迈,到了半山腰,居高望下去,竟是一条蜿蜒群山间的江河。

翻涌的江声滚地而来。

她自出生便都是待在建邺,从谢府到林府,辗转于高门所递的邀贴中,从未见过书上的清江自峡谷出是如此鲜活,此刻不由生了痴呆,犹如看着谢晋渠随着张衣朴出远门的那次。

林业绥见女子在侧首看山水,便等在原地,瞥见纱外所缀的珠帘两股交缠时,伸手慢条斯理的给捋顺,每一下都带着对眼前之人的眷爱。

不一会儿,宝因从痴中回神,再步行四十丈,他们便到了观门外,一阵风袭来,吹起帏帽所坠的白纱。

她抬手,轻轻压下。

林业绥两指轻揉着掌中玉手,温润道:“幼福虽不知隋郡的风,却可知青城山的风是何样。”

宝因有些楞神,倏忽想及他们途中所乘的船,按照原定计划本是只需走陆路的,但走水路所经过的郡县要多些。

只是还没来得及问一句,清都观的监观便出来了,右手持左手大拇指,行着拱手礼,眼睛环视了一圈周围,密密麻麻的人,还有官吏以及本郡郡守:“不知善信所来何事。”

林业绥漫不经心的扯下腰间的鱼袋,嗓音清幽:“陛下疑心怀安真人之死,遣我前来探查。”

五公主曾在此修行,接待过皇室中人,监观自然立即认出这是三品以上的金饰鱼袋,当下便避让过一边,迎人入观,心里也变得战战兢兢。

把所有可能都想了个遍,也想不出所以然来。

见要进观去,宝因不动声色的将手抽出,悄然往后退了两小步。

手中柔软不见,林业绥眉头微拢,淡淡瞥了眼,最后顾及到有一众人站在这里,压下那股渐渐发酵的躁意,抬脚迈过门槛。

武吏守在观门前,郡守也跟着进去了。

宝因手掌也垂落在身侧,松松握着块裥裙的布料,使鞋履得以露出,而后上石阶,步履缓慢的走在观中,只见地上爬满青苔,还有一池莲花。

各殿与静室皆是历经岁月的古朴,的确是个清修的好去处。

看到男子已进去,监观吩咐名女冠陪着宝因,随后匆忙去说道:“真人乃入定羽化,这是我们观中师兄弟亲眼所见,当年本观更是被张特使的人守着,不知官家因何疑心。”

穿过廊庑,林业绥站在三清殿门口,听到女冠的话,眸光始终没有丝毫的波动,不过是个托辞罢了。

他不冷不淡道:“羽化之前可有何异样。”

监观张口就来:“并无异样。”说完才仔细想了想,添话道,“若一定要说有,大概便是羽化的三日之前,真人命身边的小女冠誊抄了几首诗文,嘱咐师叔等她羽化后,烧掉生前所有的吃穿用物,不准让从建邺来的人碰,更不能带回宫去,以免弄、弄脏了她难得的干净,倘陛下和贤淑妃一定要些她的东西,便送那封信回建邺去。”

弄脏二字,她说得磕磕巴巴,生怕因此被定了个妄议皇家的罪名。

林业绥捻搓着指腹,转过身,背对殿中三清像,视线落在不远处的女子身上:“抄的哪首诗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