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撤兵(1 / 2)
七月二十五,殷国边境的六千兵马突然行动了起来,拔营撤军。主将殷固很无奈。本以为会等来行动的命令,结果海州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,只能按兵不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殷固逐渐认定,己方在平中城的计划失败了。今日传来的军令,更是证实了此事。殷固有些心神不宁,自己下步该何去何从?之前告假时并未打算再回去,只随便告了五十日的假,算算时间现在已经过了回去报到的时候,因此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按时赶回平中城了。而且自己作为君廷军务司中人,竟在诸侯国带起了兵,这合不合炎国礼制?殷固说不准,思来想去也没个结果。殷固有些心急,决定先走一步。把军中指挥权交给了副将,他带上两队亲兵迅速骑马离去。这边拔营撤军,那边也是立马嗅到味道。潘就派斥候仔细确认殷国兵马的行踪,确定对方真的撤军之后,他立即将军情报回了开州城,己方兵马暂时不动。当殷固快马加鞭回到海州城时,潘就也收到了开州城的军令。在殷国撤军四日后,开领也同样撤军了。——————凌辩等了两日,派人去督军府询问,得到的答复是殷固仍然未归。凌辩深思熟虑一番后,提笔写下奏折:督军府少府殷固告假期满未归,无故不到,目无朝堂行无纪律。军务司拟罚其俸半年,待此子归来之时,通报全军,罚二十杖。奏折在末时被送至任向处。任向扫了两眼,对此毫无意见,便盖了个军务司的批复印章。这两日他的心情很不好,女婿肖庆被刑案处的人当作嫌犯抓走了,女儿日日回娘家哭诉喊冤,偏偏任向不敢有任何动作,生怕也被当作那嫌犯,进去吃牢饭。而当军务平令熊智看到这篇奏折时,提笔在奏折“全军”二字的“军”字上划了个圈,往下拉条长线,写下自己的批复:“拟改为‘朝’。”孟秀的批复是:“堂堂督军府少府,不能督己,如何督军?无故不到,目无君廷,心无军纪。身为国公之子,不懂规矩,罪加一等。建议革职。”赵帛看完奏折后,摇头失笑,心道孟秀就是孟秀,依然犀利。赵帛略一思索,便在“革职”二字上画了个圈,往下一划写下批复:“拟准。”而当信君看完这份奏折后,顿觉心中畅快,随即又想到自己身为一国之君,不能有这种常人之心,又重新看了一遍奏折,细细琢磨几位大臣的批复。最终,信君还是在奏折最末写下决定:“准。”当奏折又回到凌辩手上时,凌辩仔细看去,一副不出所料的表情。信君只写了一个准字,那就说明同意赵左令的意见,于是乎,殷固的命运就被决定了。凌辩让人拟了文书,核过无误后又让人抄写了两份,将三份文书连同奏折送至司长任向处。任向收到文书后在三份文书上盖上了军务司的官印,一份连同奏折留在了司里;一份送至督军府司书朱炜处;一份贴在了督军府的告示栏上。——————殷固回到国公府后,在正殿见到了殷国公殷备,世子殷坤也在。“父亲大人,兄长,殷固回来了。”殷固行了一礼,在右侧坐下。“或许你也猜到了,刺杀赵进的计划失败了。”殷备对着殷固道。
“是的,孩儿收到军令的那一刻便知道了。”“军令才发出几日,你怎回来得如此之快?”殷备不解。“孩儿迫切想要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,便先行回来了,大军还在后面。”下一步哪有计划?至少殷备是没有的,不过他也听出了殷固的意思,只是下一步如何安排殷固,他却是还没想好。殷固此时的情况与之前的炼恺有点相似,不过又有点不一样,因为殷固也是殷国公的嫡子。“你可有想法?”殷备问道。殷固一时不知父亲问的是哪种想法,不是你们叫我回来的?还问我的想法?“孩儿无任何想法,一切听父亲的安排。”“这样的话”殷备也犯难了。“不如阿固还是回平中城去吧?好歹也是个一官半职,日后还能当个内应。”一直未发话的殷坤开口道。“这,阿固带兵兵临开领,君廷怕是心有芥蒂,他还能回去吗?”“父亲,究竟是谁的主意让孩儿回来带兵?这下把孩儿的后路都给断了。”殷固颇为不满。“这是大家商议之后的决定,如此慎重之事哪有什么谁的决策,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吗?”殷备当然不会说这是炼桓的决定。在炼桓看来,殷固回殷国带兵是一举两得之策。首先绝对会刺激信君,对他的威势也是个打击,毕竟殷固的少府一职可是信君亲自任命的。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一来便是少府,其中的拉拢之意是再明显不过了。其次,以殷固作为君廷军务司中人的身份带兵,殷国的发兵更是在法理上占据了优势,绝对会有不少人认为,殷国的出兵是君廷的意思,毕竟两领的援军同时全军覆没,实在是太过蹊跷了些。“阿固离开时是告了假的,作为国公之子,带带父亲的兵,说得过去啊,想来君廷也不会如何刁难阿固,君上是一代明主,绝不会在意如此小事。”殷备闻言也是点了点头,世子所言也有道理。“阿固,你意下如何?”殷备问道。“孩儿自是毫无问题,只是之前告假未曾多想,仅五十日,似乎几日前就已经期满了。”“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,你为何不告多几日?”殷备有点动怒,竟在这种小事上出了问题。“孩儿以为再也不会回去了,而且若是告假太多,惊动上面就不好了。”这话说得也没问题,殷备也不好再责怪什么。“只是几日不到,问题不大。顶多罚你的
↑返回顶部↑